【工信部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252

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可能即将来临,它已为在航天领域加入到美国和俄罗斯的行列中做好了准备。

本文是根据《Popular Science》杂志的原文直接翻译过来的,带有“海外看中国”的味道,是美国人士对中国载人航天的一些看法,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现代化的、自信的和负责任的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决心是无庸置疑的。发展载人航天不仅有益于科学研究,也有助于开展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国希望在航天领域为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999年11月,中国将8吨重的“神舟号”飞船送入太空,进行了该飞船的首次不载人飞行。一时间,传言变成了现实。一天以后,载有用于采集飞行数据的仪器、旗帜、种子、邮品和1个假人的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安全着陆。对于中国这项代号为“921工程”的载人航天计划,外界早有传言,但多持怀疑的态度。“神舟号”首次发射向世人昭示,这项计划不仅确实存在,而且已经开始“起飞”了。
“神舟号”可能会在你读到本文前后进行它的第二次不载人飞行。这次飞行的持续时间有可能会比1999年的那次长得多。中国航天官员普遍认为,载人航天是有风险的,在进行载人飞行之前,至少要进行两次不载人试飞。虽然官方的进度安排尚未公布,但据西方专家猜测,首次载人飞行将在2002年以前进行,也许还要比这早得多。
为了成为第三个航天超级大国,中国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而且清楚地认识到这项工作所能带来的效益值得做这样的高投入。载人航天计划不仅将有益于科学研究,也有助于开展商用和军用对地观测活动。它的实现将使中国有能力不受约束地利用其它国家的太空站,并将为中国自己建造的任何太空站提供保障。而在更大型的火箭研制出来后,中国甚至还会派航天员登月。
“神舟号”首次试飞使中国人为他们即将与俄罗斯和美国这两个目前仅有的、能发射自己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的国家“平起平坐”而倍感自豪。中国政府的一份重要报纸赫然宣称此次飞行为一次“震惊世界的重大发射”。有一个标题自豪地表明要“发展航天,为国争光!”
国外对“神舟”这一名称的理解是“神奇的船”或“上帝之船”。 “神舟号”飞船从地处戈壁滩的酒泉导弹基地用一枚与美国的“大力神4”相似的运载火箭向正东方向发射。该飞船由3部分组成,即前部的轨道舱(在轨道上的居住区)、中间的指令舱(再入的容器)和后部带有火箭发动机的服务舱(安置设备的舱段)。最多可容纳3名航天员的指令舱,完成空间飞行任务后将返回地面,并利用降落伞着陆。
从着陆后返回舱的照片可以看到,该舱与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由于与“联盟号”相像,一些观察家便得出结论说“神舟号”不过是一件复制品。早在它尚未上天时,美国国会关于所谓中国窃取美国技术的“考克斯报告”就曾断言说,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是俄罗斯相应计划的翻版。
美国航天工程师安德鲁·勒佩奇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他说:“‘神舟号’所有重要的系统和绝大多数硬件都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其它大多数有着独立身份的专家也都同意这一观点。一些报道指出,中国确实曾经提出要购买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联盟号”飞船,以供研究之用,但因俄方要价太高,这笔交易最终未能谈成。中国买的那个返回舱是一个被“剥光”了的型号,缺少许多重要的空间系统。
中国航天专家自称有3项自己发展起来的技术对该项目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它是在用于发射科学和商业卫星的各先期型号火箭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该火箭由使用4台发动机的主级和4台捆绑火箭助推器组成,再加一个上面级。所有发动机使用的均是四氧化二氮和肼类推进剂,而不是能量更高但也易出问题的液氢燃料。
第二个难点是研制回收系统,以便使飞船能精确地转向,返回大气层并能经受住再入大气层过程中强烈的加热和减速环境的考验。中国早在70年代就掌握了供返回式试验卫星使用的这种技术,此后又多次成功地使用了这类卫星。
第三,飞船必须要具备可靠的生命保障系统。在这方面,中国也已通过用较小的空间飞行器把动物和其它生物送入轨道并使其返回地面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
近些年来,中国对其航天研究和培训设施进行了重大改进。北京西南郊新建的“中国航天中心”集中了增压试验舱、空间飞行器模拟器、离心机和着陆冲击塔等多种设施,并配有供中国第一批太空旅行者使用的教室和医疗设施。
几年前,两名中国军机飞行员在俄罗斯的加加林航天飞行训练中心接受了培训,据报道二人目前正在指导中国航天员的培训计划。
对于“921工程”,国外观察家们只知道这项工程是怎么一回事,但却显然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搞这一项目,可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尽管首次飞行取得了非常积极的宣传效果,但只有拍手叫好的报道是不够的,仍需要解释花钱搞这样的项目“物有所值”。中国希望其载人航天计划的成功会显著提高其国际地位,并使商界对中国高技术产品更感兴趣。这会增强中国在外交和海外的商业实力,提高中国政权的威望。
在科学方面,载人航天将会弥补中国现有的通信、气象和对地观测卫星在能力上的不足。更让人关注的是中国在太空站研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例如,通过提供运输和补给能力,中国可能会使“国际太空站(ISS)”计划的造价降低,并使该计划更加灵活。
俄罗斯未能遵守它在“国际太空站”的服务和硬件方面所做出的多项承诺,且对其参与该项目的要价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对俄方提出的要求,还找不到其它替代办法。中国这方面硬件的出现无形中会削弱俄方讨价还价的资本,并将促使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国际太空站”项目伙伴按规矩办事。
根据在2000年6月份举行的中国工程院会议上公开发表的一份技术报告,中国也计划建造自己的太空站。但在建造太空站之前,中国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载人飞行、太空行走和对接试验。这项分阶段实施的计划时间表尚未公布,而且中国现行各计划中也没有让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的安排。目前的飞行候选人只是在使用增压服进行训练,原因是中国还没研制出太空行走所需的更为先进、也更为昂贵的航天服。
下次不载人飞行将在何时进行?西方观察家也许能够在发射前预料到。上次飞行时,中国在全球各地部署了4艘超现代化的跟踪测量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国将要进行一次发射。“神舟号”刚一发射升空,航天专家们立即就注意到了更新后的空间物体目录中出现了一个未事先通报的新成员-1999-61A号卫星。所以尽管北京方面在飞船成功回收之前对此次发射只字未提,但因特网上关于这次发射的消息却已是铺天盖地了。下次“神舟号”飞行时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而这一天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又一个超级航天大国
猫头岛网站设计制作及维护:Microprg Software Studio 潘若
(C)2000-2001 All Rights Reserved